近日,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消息,中國9月份新能源汽車銷量13.8萬輛,同比增長67.7%。
《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(2020-2035)》近日通過,提出以市場主導、創新驅動、協調推進、開放發展為基本原則,力爭經過15年持續努力,使我國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,質量品牌具備較強國際競爭力,我國進入世界汽車強國行列。
《規劃》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占比達到25%左右,智能網聯汽車新車銷量占比達到30%,高度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汽車實現限定區域和特定場景商業化應用。到2035年實現純電動汽車成為主流,燃料電池汽車實現商業化應用,公共領域用車全面電動化,高度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汽車趨于普及,有效促進節能減排水平和社會運行效率提升。
數據顯示,2019年之前,中國新能源車銷量曾領先于歐洲,始終保持在全球新能源市場50%左右的份額。但進入2020年,歐洲新能源市場在經歷二季度疫情沖擊的低迷后,三季度的銷量迅速回暖,7-8月歐洲新能源車占有世界份額的44%,稍高于中國41%的份額。
10月13日,乘聯會在其發布的《關于“十四五”期間國家汽車相關政策的建議》中提出,建議2021至2025年期間繼續實施鼓勵新能源汽車發展的財稅政策。
乘聯會方面建議,一是繼續對購置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和車船稅。同時,非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節油效果可達40%-50%,減排效果可達70%-80%,因此購置非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應享受免征購置稅優惠政策。二是制定實施燃料電池汽車推廣應用政策。破解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化、商業化難題,加快推動燃料汽車關鍵技術研發及產業化。三是繼續鼓勵城鄉公交行業、快遞物流領域和出租車、網約車行業加快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。四是系統性地解決新能源汽車使用環節充電難的問題。豐富充電基礎設施支持方式,建立覆蓋充電基礎設施技術研發、建設補貼、運營補貼、土地使用等不同環節和私人充電、公共充電等不同使用場景的支持政策體系,調動社會資本參與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與運營的積極性。五是積極探索實施低排放區等交通政策的可行性。隨著新能源汽車綠色車牌的普及和車牌識別技術的成熟,差異化交通管理措施已具備實施基礎。應鼓勵有需求、有條件的城市先行試點,積極探索設立低排放區等政策,取代備受爭議的汽車限購政策。